微觀經濟學是現代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作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研究現狀西方經濟的市場機制、提出相關政策。今天東坡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微觀經濟學案例大全。
區別宏觀經濟學
研究對象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單個經濟單位,如家庭、廠商等。正如美國經濟學家J·亨德遜(J·Henderson)所說“居民戶和廠商這種單個單位的最優化行為奠定了微觀經濟學的基礎”。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則是整個經濟,研究整個經濟的運行方式與規律,從總量上分析經濟問題。正如薩繆爾遜所說,宏觀經濟學是“根據產量、收入、價格水平和失業來分析整個經濟行為。”美國經濟學家E·夏皮羅(E·Shapiro)則強調了“宏觀經濟學考察國民經濟作為一個整體的功能。”
經濟學結構
經濟學結構
解決的問題不同
微觀經濟學要解決的是資源配置問題,即生產什么、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問題,以實現個體效益的最大化。宏觀經濟學則把資源配置作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會范圍內的資源利用問題,以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研究方法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個量分析,即研究經濟變量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則是總量分析,即對能夠反映整個經濟運行情況的經濟變量的決定、變動及其相互關系進行分析。這些總量包括兩類,一類是個量的總和,另一類是平均量。因此,宏觀經濟學又稱為“總量經濟學”。
基本假設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市場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認為“看不見的手”能自由調節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宏觀經濟學則假定市場機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調節經濟,通過“看得見的手”糾正市場機制的缺陷。
中心理論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 ,還包括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市場理論、產權理論、福利經濟學、管理理論等。宏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則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還包括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等。
微觀經濟學案例大全摘要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其實都在自覺不自覺地運用著經濟學知識。比如在自由市場里買東西,我們喜歡與小商小販討價還價;到銀行存錢,我們要想好是存定期還是活期。經濟學對日常生活到底有多大作用,有一則關于經濟學家和數學家的故事可以參考。
故事說的是三個經濟學家和三個數學家一起乘火車去旅行。數學家譏笑經濟學家沒有真才實學,弄出的學問還擺了一堆諸如“人都是理性的”之類的假設條件;而經濟學家則笑話數學家們過于迂腐,腦子不會拐彎,缺乏理性選擇。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