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建設有班級特色的話,肯定要有一個大的指導方針,這份小學一年級班級文化建設方案大全,總共有3篇關于怎么樣建設自己的班級的文化的策劃方案,有需要的就來下載吧。
小學一年級班級文化建設方案大全賞析
一、指導思想
結合我校以特色項目建設為切入點,逐步形成學校特色文化的辦學思路和班級實際管理需要,以班級特色文化建設促優化班集體的建設,提升班主任班級管理效能。發揮班級文化建設的育人功能,使學生在班級特色文化建設中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整體素質。
二、工作目標
通過對班級文化的建設,營造和諧、進取的班級成長氛圍;建立寬松、清新、充滿人性關懷的班級文化;形成具有教育性、凝聚力、制約性、激勵性的班級特色文化;豐富班級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在傳統中挖掘新意,使班級文化與學校辦學理念融為一體,全面推進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
三、主要任務
1.遵循學校“整體統籌、班級自主建設、典型引路,全面鋪開,分步實施、體現個性、促進發展”的思路,通過適當投入,形成班級良好的物質文化。
2.通過廣泛發動,全員參與,規范班級教與學的行為,形成班級的行為文化。
3.通過民主參與,科學管理,建立班級各項規章制度,形成班級的制度文化。
4.通過培養優良的班風、教風和學風,形成班級的精神文化。
四、主要內容
(一)班級文化建設。
班級文化,是以教室環境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形態,它是班級文化的載體和基礎,包括:教室設施(色彩、座位排列等)、教室布置(黑板報、墻壁、班級的裝飾等)。
班級環境的布置是班級文化建設最基本的內容。新課程理念下的班級環境布置,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讓他們自己設計、自己動手來布置“共同的家”。班級環境的布置要體現如下特點:
(1)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
(2)要主題鮮明,富有挑戰性和個性。發展師生的個性特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要激發學生主動參與,體現學生的主人翁地位。
(4)教室布置應時而變。
(二)班級文化建設的具體要求:
1.確定班級文化建設主題,要符合本年段學生特點、符合班情。
2.制定班規: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以一首簡單瑯瑯上口的兒歌,將學生入校后學習生活規范起來。
鈴聲響,進課堂,學習用品擺放好。
不說話,靜息好,等待老師來上課。
課堂上,專心聽,老師提問認真聽。
答問題,聲響亮,認真書寫作業棒。
兩課操,認真做,集會站隊快齊靜。
不追逐,不打鬧,安全責任牢記心。
愛勞動,講衛生,紙屑果皮不亂扔。
小學生,要記清,好習慣養成益終生!
3.制定班級公約細則:
(1)遵守學校、班級的各項常規制度。
(2)尊敬師長,同學間和睦相處,共同發展。
(3)愛護班級公共財產,主動為班級添磚加瓦。
(4)平時注意保持教室整潔,認真做好值日工作。
(5)上課時,做到會認真傾聽,會積極發言。自主學習,具有探究創新精神。
(6)獨立完成各項作業,不抄襲,不遲交,考試講誠信。
(7)離開教室,隨手關燈、門、窗,節約用水、用電。
(8)集體活動聽從安排,積極參加,維護班級榮譽,為班級爭光。
4、制定安全細則:
(1)課間不許在班里追逐打鬧,因為空間小容易磕碰。
(2)在沒有老師陪同的情況下不允許私自去體育器械那游戲,因為容易發生危險。
(3)不許手持鉛筆、尺子和同學打鬧。
(4)在老師沒有要求帶剪刀的情況下,不許帶剪刀來學校。
5.教室門口“班級名片”:主要有班級概況、班級口號、班主任寄語等欄目,由班主任設計提供具體內容,教務處統一制作。
①“中隊名號”:新苗中隊
②“班級口號”: 我自信我出色,我努力我成功
③“班級宣言”:我們手拉手,笑咪咪,團結、信任一家親。
④“班主任寄語”: 愿一棵棵新苗在學校這片沃土里快樂健康成長,成為一棵棵參天大樹。 老師的愛是孩子們永遠的春天。
6、文化板塊:
比一比 誰最棒:分為學習、紀律、衛生三方面對學生進行評比。
學習方面:回答問題積極,老師獎給紅星一顆,十顆紅星可以換一顆金星,作業書寫認真就獎給一個笑臉,十個笑臉可以換一顆金星。紀律方面:每周五進行評比,先由小組內互評,再在班級評比,表現特別優秀可以獎紅星2顆,表現一般獎1顆,表現差沒紅星。
衛生方面:輪到值日時,打掃認真獎紅星1顆。
優點花:學生有突出優點獎給一片優點花瓣,花瓣上寫著優點,5片花瓣可以開出一朵花,比一比誰的花開得多,開得美,以此激勵學生,強化學生的優點,讓學生互相學習優點,共同進步。
花兒朵朵:展示學生的美術、作業、手工作品等。結合學校及班級的開展的活動,選出優秀的展示出來。讓其他的孩子借鑒學習。
信息欄:班級信息,班級活動展示等。
衛生角:張貼“垃圾不落地,教室更美麗。我是班級小主人。”等標語,以此激起學生主人翁的責任感,使他們能創造,保持潔凈的學習環境。
書香角:讓每個學生把自己家里的課外書捐到學校,擺在教室。同學們需要讀什么書,可自行挑選,向圖書管理員借閱。
7、班級分工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明確分工,讓學生知道自己的職責。
班委設置 :
班長1人:負責班上所有事宜。
組長4人:維持組內紀律,收發作業。
小組長8人:監督組員學習,背書、批改中午作業、帶領組員早讀。
衛生委員1人:負責檢查督促衛生。
安全組長1人:負責班級安全檢查。
班級文化由哪些要素構成
班級文化是“班級群體文化”的簡稱。作為社會群體的班級所有或部分成員共有的信念、價值觀、態度的復合體。班級成員的言行傾向、班級人際環境、班級風氣等為其主體標識,班級的墻報、黑板報、活動角及教室內外環境布置等則為其物化反映。
按照與社會要求的吻合程度,分為班級制度文化與班級非制度文化(含班級反制度文化)兩種成分。
按照班級成員的認同程度,分為班級虛形文化(體現社會要求但尚未被班級成員內化的文化,又稱純制度文化)與班級實體文化(班級實際具有的文化,又稱素質文化)兩個層面。
按照班級成員的占有集中程度,分為統合型班級文化(班級所有成員或大部分成員共同占有)與離散型文化(班級成員分別占有幾種不同性質的文化,且其中任何一種均不占主導地位)兩種類型。
所謂“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制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比如文藝學、天文、地理、教育、服飾等等。作為班級文化,它與建筑文化、飲食文化一樣有著自己的外延和內涵。首先,它是一種個性文化,代表著班級的形象,體現了班級的生命。其次,它是班級全體師生共同創造的財富,是全體師生共同勞動的結晶。第三,班級文化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系統工程,它的主體是學生。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