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雷鋒精神的種子是一款弘揚雷鋒精神的手機應用app,讓更多人爭做中華傳統美德,弘揚當代道德規范的踐行者,在這款app中你不僅可以了解雷鋒的故事,還能上傳自己學雷鋒的事情,形成長期學雷鋒的軌跡。
為推動“向雷鋒同志學習”常態化,讓“雷鋒精神的種子”落地生根、遍地開花,近年來,南京市建鄴區文明辦單位等相關單位先后進行了多種創新嘗試,僅去年一年,就留下不少閃光足跡:
——去年1月25日,建鄴區文明辦發布通知,在全區開展“甘做雷鋒種子,爭創時代先鋒”系列活動;
——2月20日至3月20日,江蘇省文明辦、南京市文明委、建鄴區委區政府、江蘇省國旗文化研究會在金陵圖書館舉辦了“做雷鋒精神的種子”大型展覽;
——2月20日起,建鄴區文明辦印制出版《雷鋒日記背后的故事》,贈送中小學生和有關人員,并調集已公開出版發行的雷鋒書籍300多種,在金陵圖書館開辟雷鋒書籍專柜進行集中展示;
——3月5日,邀請全國著名研究雷鋒專家、雷鋒生前戰友邢華琪和夏孝棟,分別為建鄴區機關與企事業單位、蓮花小學舉行兩場學雷鋒專題講座;
——3月5日,建鄴區文明委成員單位;各園區、各街道;駐區全國省市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文明校園、文明家庭代表;全體建鄴道德模范、全體建鄴好人聯合發布了“做雷鋒精神的種子”倡議書,號召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少先隊員,各行各業的社會工作者,各民族家庭們甘做雷鋒精神的種子、爭做雷鋒精神的種子、永做雷鋒精神的種子。
——3月起,建鄴區廣泛開展“志愿365·美好你我他”學雷鋒活動,組建“崗位學雷鋒、鄰里守望、綠色環保、文明出行、文化志愿服務、“五關愛”(農民工、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殘疾人士和山川河流)等”十支學雷鋒專項志愿服務隊伍,不間斷開展志愿服務,以實際行動“做雷鋒精神的種子”;
——5月10日至6月1日,建鄴區文明辦、建鄴區教育局、建鄴區團委、建鄴區關工委制定關于“甘做雷鋒精神種子行動”進學校總體方案,在蓮花實驗學校小學部舉行紅領巾心向黨——建鄴區“甘做雷鋒精神種子行動”啟動儀式暨六一兒童節文藝演出。
……
隨著時代的變遷,網絡科技日新月異。為讓雷鋒精神的傳播更加迅速高效,去年6月開始,建鄴區文明辦和江蘇省國旗文化研究會通過精心策劃下,著手研發“做雷鋒精神的種子”APP數據互動平臺,通過不斷修改、檢測,6個月后,“做雷鋒精神的種子”APP數據互動平臺一期試運行。通過線上線下互動,于今年1月15日—17日,順利完成了《記錄卷》在相關中學的填報試點工作,具備了上線運行條件。
此外,中共建鄴區委宣傳部、建鄴區文明辦、建鄴區教育局、共青團建鄴區委、建鄴區關工委還聯合下發通知,在全區中小學校開展“做雷鋒精神的種子主題實踐活動記錄卷”填報工作。
3月5日是學雷鋒日,為了讓雷鋒精神一直傳下去,由南京市建鄴區文明辦、江蘇省國旗文化研究會共同研發的“做雷鋒精神的種子”APP上線。通過這個APP,你不僅可以了解雷鋒故事,中小學生還能上傳自己學雷鋒的事情,形成長期學雷鋒的軌跡。目前,建鄴區中小學《做雷鋒精神的種子·踐行核心價值觀主題實踐活動記錄卷》填報工作已經在全區展開。
上線活動由建鄴區委宣傳部、建鄴區文明辦、建鄴區教育局主辦。啟動儀式上,來自建鄴區10所中小學的10個班級被建鄴區文明辦、區教育局等單位命名為“雷鋒精神種子班”;云錦工藝美術大師王寶林、南京博物院研究員盧小慧等19人,被聘為“做雷鋒精神的種子”校外輔導員。南京市文明辦相關部門負責人為10名“做雷鋒精神的種子”學生代表頒發印有雷鋒頭像的“種子胸章”。
現代快報記者從建鄴區了解到,從去年6月開始,建鄴區文明辦聯手江蘇省國旗文化研究會,著手研發“做雷鋒精神的種子”APP數據互動平臺,一期的主要版塊功能有: 雷鋒人生,圖文講述雷鋒一生的22個春秋;雷鋒心語,圖文講述雷鋒日記背后的故事;時代與雷鋒,圖文講述人們爭做雷鋒精神的種子。值得一提的是,“我的踐行”板塊中,中小學生可以填寫的《記錄卷》,《記錄卷》其中一面是學生填寫信息,除學生個人自然信息外,填寫內容分為5個版塊,即: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當好人、有好報,分別記錄學生在這幾個方面的心靈感悟和個人學雷鋒事跡。
區文明辦相關人員介紹,學生們可以長期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形成學雷鋒軌跡,從而影響家長,影響社會。《記錄卷》的電子版、紙質版回收后,“做雷鋒精神的種子”工作協調小組先在線上對電子版進行初評。被評合格后,再線下組織專家對紙質版進行復評。合格者,將被授予“雷鋒精神的種子”榮譽證書,并佩戴有雷鋒頭像的“種子徽章”,對獲得“做雷鋒精神的種子”榮譽證書的學生,可作為三好學生、美德少年、優秀少先隊員等德育考評依據。
小編簡評:雷鋒網app是
小編簡評:雷鋒網是專
小編簡評:種子搜索電
小編簡評:人類精神文
小編簡評:講文明樹新
小編簡評:WebTorrent
小編簡評:種子搜索神
小編簡評:眾神的冒險
小編簡評:邪神的遺產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