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宜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打造的宜昌智慧建設輔助軟件,誠信住建app,它是一個專業的企業誠信查詢平臺,提供了建筑公司,裝飾裝修等項目查詢,結束行業不守信的行為。
誠信住建是宜昌智慧城建系統中信用管理子系統, 按《宜昌市建筑市場信用管理辦法》對信用進行量化評價,評價結果用于行業管理,引導市場主體“重合同,守信用”。
誠信住建APP是移動端應用,面對廣大市民增加了裝飾裝修、我的家及在建工程視頻查看等服務民生項目,起到了規范市場秩序,約束從業行為的作用。
信息共享、打破行業孤島
根據工程建設實際特點,宜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圍繞市場主體、從業人員、工程項目3條主線,自主研發了“宜昌市建設行業綜合監管系統”,實現行業管理由紙質化向電子化、人工化向信息化、信息孤島向信息共享的轉變,管理效率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系統建立了包括“企業資質、人員資格、工程項目、誠信”4方面內容的基礎數據庫,各個部門產生的不良行為都將在誠信管理中記錄。誠信分低,將被列為重點監管對象。
透明化的誠信管理,讓“依法從業,珍惜信譽”成為宜昌建設行業的共識。以“施工許可證”辦理為例,建設單位可隨時通過網絡進行施工許可申報,查詢辦理狀態,避免多頭報送資料、多次跑路。以往辦理時長需15個工作日,實行并聯審批后,時長壓縮至3天。
企業“出軌”將被行業信用體系適時曝光,進入“黑名單”序列。宜昌市以“綜合監管系統”為依托,對建筑業企業及從業人員建立信用檔案,從源頭上遏制企業違法失信行為的發生。截至目前,已有5135家企業被記錄誠信分,其中407家企業共有4464次良好行為的加分、17家企業共有669次不良行為的扣分、68家企業因為失信而被清退出市場。
企業創優做強的積極性明顯增強,從業人員的自律意識明顯提高。未來,誠信系統將與部、省級誠信系統聯網可見。
陽光作業、信用體系向社會延伸
建筑業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體之一,建設工程滲透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建設投資可以拉動近50個與之相關的行業發展。如何將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向社會延伸?
在綜合監管系統上,宜昌市將系統中企業、人員等信息與湖北省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一體化平臺對接,加強與規劃、工商、金融、稅務等部門對接,建立了聯合懲戒監管體系。此外,將誠信評價向全行業、個人執業行為、縣市區延伸,針對監理企業、勞務企業、造價咨詢企業、招標代理機構、商砼企業、檢測機構、房地產企業、物業企業等不同任務要求,分別制訂誠信評價標準實施細則。
“誠信住建”不是一句空話,唯有不斷創新誠信管理方式,變粗放型管理為集約型管理,變各自為戰為扁平化閉合管理,變個人監管為系統監管,變階段化、靜態化監管為實時動態性管理,變單一制約為多重制約,才能實現傳統監管模式向現代監管模式的徹底變革。
BUG修復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