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紛爭、風云再起。各路英雄入局,一起爭霸三國。不肝不氪,以智謀論英雄。連城式地圖、24小時不間斷城戰、數百名將等候差遣,烽火連天,不勝不休。局中局,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計中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在這里,平民也能成帝王,稱霸全服。等你加入,來再下三城。
群英三國志亂世爭霸是一款三國題材的極致策略手游,自由感受極致三國策略,巔峰多樣戰法自由學習,戰斗運用獲得極致裝備,強大武將等你來招募,資源爭奪等你來展開,真實三國還原,大氣世界觀,巨大地圖,融入更好的玩法,戰爭對抗靈活激戰,海量戰斗步步為營,一統天下等你來探索。
1:布置不同的武將和士兵進行挑戰,玩法很豐富,三國元素也很不錯,多種陣型戰法讓你學習,運用到戰爭中是非常的關鍵的。
2:出色的國戰元素融入在本作中了,資源是最重要的,所有的戰爭都是圍繞資源來開展的。
3:各種戰斗副本的開放,讓玩家能夠成為強大的戰術指揮家,開啟榮耀新征程,三國角色形象很有特色,操作更加的簡單流暢。
4:還原了三國歷史,大氣的游戲世界觀,讓玩家們更好融入,強大的將領,在戰爭對抗之中來使用,海量關卡,步步為營,一統天下。
1:選擇你的游戲人物形象,領養自己的專屬坐騎,不斷強化自己的作戰陣容;
2:發揮出你的真正實力,享受這一場激情對決盛宴,人人都能參與其中;
3:雙方交戰,不斷掠奪敵人的資源和武器裝備,看看誰能夠突破你的陣法;
4:不同的歷史名將為你所用,加入到喜歡的陣營,征伐亂世,過關斬將,登頂為強。
1、所有名將都要玩家自己來培養,剛開始的時候,或許也只是一個小角色而已。
2、攻略城池的作戰,享受線上的指尖對決,運籌帷幄的人生,小心應對每一場挑戰。
3、一方諸侯,自然是要帶兵打仗的,屬于自己的這些小兵小將,當然也要自己去收集了。
戰國名門上杉氏,出自“藤原氏”,本為生活在越后地區的名門大族。戰國亂世,上杉家自然不可避免卷入關東戰事之中,置身于權力的漩渦之中,先后與四面八方的對手對戰,并一直保留家門至戰國末世,在各種大河劇中我們都能看到上杉家的代表人物,有著“軍神”之稱的謙信公以及其后人的形象,上杉家的爭霸之路,就從這里開始了。
活躍于信濃與關東
越后守護代長尾能景之子長尾為景,因為父親能景在永正3年(1506)出征越中時,在一向一揆與般若野戰中戰死而繼承家督。之后為景與守護上杉房能對立,并在永正4年8月擁立房能養子上杉定實攻打房能在府內的守護館導致上杉房能自裁。這是守護代的守護弒親的典型事件,也就是所謂的“下克上”。長尾為景因而成為戰國大名,之后歷經其子晴景,晴景之弟景虎(謙信),以及謙信養子景勝共4代,讓長尾·上杉氏成為戰國歷史主角之一。
為景雖然擁有越后實權,但這并不代表他能夠統一越后一國,因為具備守護身份的上杉定實還有屬于自己的勢力,同時還有上條定憲,宇佐美房忠等領內國人領主的反對,甚至當時還發生了作為居城春日山城一度被國內敵對政治勢力奪取的惡性事件。
天正5年(1536)8月,為景把家督讓位給長子長尾晴景,不過因為晴景體弱多病,所以便有家臣將希望寄托在二男長尾景虎的言論出現,這個景虎就是日后響徹日本歷史的上杉謙信。后來,晴景因敵不過家臣的意見于是在天文17年(1548)12月把家督讓給弟弟。
3年后,隨著坂戶城主長尾政景的神秘死亡,景虎完成上越,中越的統一。接著還成功鎮壓了阿賀野川以北,也就是下越地區的強大國人眾揚北眾,順利完成父親為景,兄長晴景都沒能完成的“越后統一”大業。
但就在越后統一不久后,景虎的面前卻出現了一個和他不相上下的男人——來自甲州的武田信玄,另一個在日本戰國時代頂天立地的男人。武田信玄驅逐了同時連接越后以及甲斐的鄰國——信濃的豪族小笠原長時,村上義清等大名,信濃國大部落入武田之手。小笠原,村上等人逃入越后請求上杉家救助。有鑒于此,景虎決定南下用兵,戰國時代最引人注目的對決即將在北信濃的深山野林之中上演。對于景虎而言,主戰場除了北信濃的川中島之外,關東地區也是較量的重點。除了因為冬天越后土地會有大雪覆蓋而不利于軍事行動外,還有另一個理由:為了要協助主家的關東管領上杉憲政,所以自天文21年開始,上杉家幾乎每年都會在冬天出征關東平原,這一點也是上杉家戰略上的最大特點。
永祿4年( 1561),由上杉家領導的關東反北條勢力興起“關東征伐”時,景虎于鐮倉的鶴崗八幡宮前,同時獲得上杉憲政的“關東管領”一職以及上杉家的“名號”,以及憲政的“政”字贈予,因此改名為“上杉政虎”,后來又獲得幕府大將軍足利義輝的“輝”字而更名為“上杉輝虎”,接著因為出家而得到“謙信”之名。
然而,事實上關東管領一職,可以說是有名無實,但謙信卻很認真地執行這個上杉憲政讓出的職務,所以在永祿12年之前,謙信每年都會踏足關東平原。
與后北條,織田勢力的角逐
同年,謙信率關東聯軍10萬人包圍小田原城,謙信也展示了他特有的“速攻戰法”,即先人一步展開陣勢從四面八方攻城尋找突破口,當時的謙信甚至頭盔也沒有戴便直入戰場,站在兩軍陣前指揮攻城。
天正5年(1577)年能登七尾城攻略后,隨即又在手取川擊破由柴田勝家和羽柴秀吉領導的織田大軍,有眾多織田家名將明智光秀,瀧川一益,丹羽長秀和前田利家等人參與的“加賀國北部侵攻“的計劃宣告破產,給當時試圖一舉突破上杉家“越中防線”的信長以極大震撼。此戰結束后謙信看到織田軍撤退后立刻指揮上杉軍追擊,以極快的速度出現在織田軍身后展開急襲順利斬殺了織田軍殿后1000余人,其余織田軍將領驚恐不已,手取川之戰上杉軍完勝如日中天的織田信長,據說此戰后,織田信長對這位“越后軍神”出色的洞察力和謀略感到不可思議,試圖來年親自出征越中國與之交手,可惜的是,歷史最終沒能等來兩位大人物的最終決戰,1578年上杉謙信病逝于春日山城。
將夢想寄于室町幕府的復興
謙信的目標并不在乎一國一城的得失,他的終極理想是復興沒落的室町幕府,終結戰國亂世,讓天下重新回到足利家的世界之中。從天文22年,永祿2年的兩次“上洛”來看就是最好的證明。謙信的戰略是:等自己的力量增強到一定程度后重整旗鼓討伐與足利幕府為敵的勢力,并擔任輔佐幕府的外部力量。假設謙信能夠成功上洛并擁立大將軍,就能獲得管領或副將軍的職位,而這樣的職位代表著的是武家至高榮耀的象征。
不過謙信卻在夢想尚未實現之前于天正6年(1578)3月13日因為腦溢血突然離世。由于謙信終生未娶,所以上杉家的家督留給了他的兩個養子:后北條家家督北條氏康七男上杉景虎,長尾政景之子上杉景勝。最終在“御館之亂”中在直江兼續等核心家臣的謀劃下上杉景勝打敗上杉景虎奪取家督之位。景勝由于得到了有“天下兩大陪臣”之一(另一位是伊達家的片倉小十郎,幫助伊達政宗稱霸東北),“越后執政”之美名的直江兼續的大力輔佐,與織田信長的軍隊展開激戰,幸運的是在天正10年隨著明智光秀在京都本能寺發動政變討取信長而脫離了滅亡的命運。之后在北信濃四郡進行鎮壓敵對勢力并積極擴大在信濃地區的影響力。天正14年,臣服于豐臣秀吉政權,因而沒有進行任何軍事行動。
秀吉死后,當所有人都對德川家康感到害怕之余,景勝毫不畏懼家康的權勢,甚至還引發了關原之戰的導火索——“直江狀”,雖然這是上杉家廣為人知的戰略之一,引誘家康集合關東軍隊主力進攻上杉領的會津國,而后由石田三成在大阪聯合以毛利為首的西國忠于豐臣政權的大名由西向東對家康勢力展開主要打擊,不過最后卻因此失敗讓景勝的會津120萬石領地被沒收,大幅縮減只剩下米澤的30萬石領土。戰國翹楚上杉家自此沒落,一直到百年后的“倒幕戰爭”才有所嶄露。
縱觀戰國上杉家的興衰之路,信仰“毘沙門天”的后人們非常擅長于野戰。由上杉謙信領導并打造的上杉軍能夠準備在戰場上察覺到戰機并尋求一切可能發起閃電般的攻勢,雖然我們不得不承認,在那個還沒有大型攻城機械和攻城理論戰術出現普及的年代,上杉軍確實不擅長圍攻和攻城作戰,但上杉軍的頑強勇猛已經伴隨著“軍神”上杉謙信公的智略和謀斷獲得了戰國歷史上屬于上杉家的榮耀。越后之龍騰飛于北陸,響徹每一個謙信公以及其后人所戰斗過的地方:川中島,唐澤山,小田原,手取川。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