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企政策云app是款居民的偵測服務平臺,可以隨時查看當地的最新資訊動態,各種偵測的匹配等功能,為企業和居民帶來各種福利,更好更快的讓城市發展的同時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服務。
1、政策原文:政策配合解讀,專業分解政策核心。
2、政策申報:一鍵申報,政策解讀直達政策申報。
3、政策咨詢:快速解答,多部專人解答政策問題。
4、政策匹配:根據企業信息,智能推送相關政策。
5、政策搜索:細致篩選,幫助企業尋找對口政策。
1、具備政策推送、訴求收集、跟蹤調度、政策匹配、任務分辦等功能。
2、隨時查看最新政策頭條信息,關注行業動態,為企業帶來更多優質服務。
3、由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指導建設,致力于打造集政策推送、訴求收集、任務分辦、跟蹤調度于一體的智能化民營企業服務平臺
4、為全省民營企業提供7×24小時 “不打烊”的優質高效服務。
提供多種不同的精準政策服務,讓用戶更加快速的了解享受政策服務
智能化民營企業服務平臺,享受優質的服務待遇,為用戶帶來諸多的便利
在這里不會讓你錯過各種有價值的信息,成為居民交流的服務平臺
1、【和平要聞】最新的新聞資訊、事件發布和基層動態等快速了解
2、【文明建設】共同建設美好廬陽,建設全國文明城市
3、【兩微一端】天氣預報、生活服務、志愿者平臺等
4、【互動社區】在這里相互交友,分享只是,成為百姓和企業交流互動的社區平臺
11月6日,央行副行長劉國強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貨幣的量上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多,不能溢出來。資金要去實體經濟,不要去玩“錢生錢”的游戲。
談及疫情后寬松政策的退出,劉國強表示,退出是遲早的,也是必須的,但是退出的時機和方式需要進行認真評估,主要是根據經濟恢復的狀況進行評估。經濟狀況決定金融的政策應該怎么去適應……另外也不能出現“政策懸崖”。
如何理解?
總的來說,上述表態意味著,央行政策將由疫情期間的寬松向收緊逐步、穩定過渡,這大致包含以下幾層意思:
第一,諸如降準降息的貨幣寬松政策可能不會有了。
一方面,海通證券姜超團隊表示,當前我國經濟持續復蘇,基本面上已經不支持繼續寬松。劉國強表示:從實體經濟的三大需求、從供給、從金融角度判斷,我國經濟都是比較強勁的,動力比較足。
從銀行讓利角度看,眼下1.5萬億讓利目標將要達成,央行也不會為了完成這一目標而降息降準。劉國強表示:今年前10個月,金融系統合計向實體經濟讓利大約1.25萬億元,預計全年可以實現1.5萬億元的讓利目標。
另一方面,這與央行近幾個月來穩增長、防風險并重的政策傾向一脈相承。事實上,4月份央行貨幣政策就已經從過度寬松轉向了適度寬松,今年10月央行在《中國金融》和金融街論壇上首次重提貨幣“閘門”,對逆周期調節政策的退出做了進一步確認。
此次關于寬松政策退出“遲早”且“必須”的表述,以及《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0)》再次強調實現穩增長與防風險的長期均衡,再次表明貨幣政策已經轉向中性、步入正常化。
第二,相較貨幣政策,寬松信貸和積極財政政策的退出可能更為核心。
如上所述,貨幣政策的轉向4月份就逐步啟動了,對此江海證券屈慶分析稱,此時再談“退出”,核心應該不是貨幣政策,而是寬松信貸和積極的財政政策何時退出的問題。疫情后,基本貨幣擴張疊加廣義貨幣擴張,已經使得各個主體的杠桿率持續反彈。
第三,短期內政策不會立刻收緊。
一方面,當前經濟增速還未回到潛在增速水平,9月以來通脹還在回落,短期收緊仍缺乏經濟基本面支撐。
屈慶表示,目前貨幣市場流動性、銀行杠桿率相對適中,貨幣市場利率基本圍繞政策利率波動,現階段尚不具備加息的條件,穩貨幣不太可能立即轉向緊貨幣。
另一方面,不能出現“政策懸崖”再次表明央行維持政策穩定的傾向。10月14日召開的金融數據季度發布會上央行也曾表示,應該允許宏觀杠桿率有階段性的上升,重提杠桿率回歸,意味著明年央行從階段性容忍杠桿提升向穩杠桿過渡。
總體而言,現階段貨幣政策穩定性有望延續,后續是否收緊看經濟修復的持續性、明年PPI上行幅度等基本面因素。
華創證券在研報中稱,央行政策“退出”節奏和時點仍在評估。
第四,長期關注可能的貨幣收緊風險。
姜超團隊分析稱,歷史上每一次貨幣政策收緊,都發生在綜合物價增速高企或者是加速上升時期。當前經濟復蘇延續,加上海外主要發達國家采取的財政赤字貨幣化使得各國貨幣明顯超發,明年核心CPI和PPI同比整體趨于回升,或將面臨再通脹的重啟
姜超團隊預計,明年二季度PPI存在上行風險,屆時需要關注可能的貨幣收緊風險。
對股債有何影響?
債市方面:5月份依賴債券持續下跌,已經充分反映了貨幣政策退出的影響。屈慶表示,如果后期寬松的信貸和積極的財政政策退出,經濟或將承壓,這對債券反而是好事。
屈慶稱,未來需要著手逐步退出的是寬信用政策,考慮到明年無論是財政赤字(今年財政赤字節奏偏慢)、表外融資(資管新規過渡期最后一年)都可能邊際轉弱,債市面臨的環境不算太差。
股市方面:天風證券稱,未來3-6個月,市場將進入“信用收縮”前期,上市公司整體盈利增速延續向上修復的趨勢,建議尋找業績確定性的結構性機會。
天風證券根據歷史數據分析,發現史上的類似階段,通常估值小幅回落,指數有漲有跌,但整體波動幅度不大,業績突出的方向甚至還能拔估值。因此,在明年“春季躁動”結束之前,指數大概率沒有系統性風險,但也難以整體大幅提估值,尋找業績確定性的結構性機會更重要。
修復部分小錯誤,提升整體穩定性。
1.修復舊版本登錄問題\n2.新增服務機構、產品、活動參與\n3.修復已知BUG
1.新增微信分享功能2.新增機構邀請功能3.修復已知BUG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