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之路折扣版是款Q版的三國策略性的卡牌游戲,游戲的畫風精致,玩法種類頗多,超多的經典玩法戰役呈現,還有經典的掛機玩法系統能徹底的解放你的雙手。
關鍵詞1:全民輕松賺元寶
俗話說錢多在手麻煩遠走,董卓來啦作為獲取通用貨幣元寶的重要途徑,強勢當選賺錢玩法NO.1!玩家擊殺品質越高的董卓,獲得元寶越豐厚,每次成功擊殺也可以額外隨機獲得幸運擊殺獎勵哦;每次活動開啟后,可以免費挑戰10次董卓,也可額外通過元寶購買挑戰次數,積攢元寶簡直不要太輕松!每次活動結束后,系統也會根據傷害排行情況發放對應獎勵,潛力丹、元寶、戰功,多種獎勵助力主公的征戰之旅~
關鍵詞2:兩種模式自由選擇
董卓來了作為世界boss 玩法 ,內置兩種模式,分別為單服挑戰boss(董卓來了)和戰區挑戰boss(暴食董卓)。
董卓來了中,按戰力區間分為難度不同的6個boss,主公可自行選擇,其中初級為個人挑戰,中級以上boss為單服共同擊殺。
而作為戰區玩法的暴食董卓,也是和單服玩法同步開啟,并且與單服玩法共同占用挑戰次數,但主公需要從董卓來啦的玩法中達到畢業水平(即單人可直接秒殺最高boss)才能來到戰區玩法。暴食玩法采用更加輕松地離線掛機形式進行,助力主公更輕松地挑戰,獲得更高級的收益~
特色一】平行三國,古今碰撞 偶像歌手-貂蟬、炒股達人-曹操、加特林機槍手-關羽,橫空降世。豐富、趣味的卡牌人物,古代元素與現代武器的激情碰撞,帶你開啟一段全新爆笑的三國之旅。
【特色二】超多玩法,其樂無窮 招神將、奪城池、三國榮耀升官職。演武樓、戰魂閣、董卓來了,玩法多到永遠不膩
【特色三】輕松升級,養老護肝 離線掛機自動戰斗,奇遇相伴輕松尋寶。舍棄繁雜操作,無需漫長對戰,掛機也能贏取豐厚獎勵!
【特色四】超級福利,領到手軟 七日狂歡,關公賜福,等級禮包,成長之路......多種活動爽爆體驗,不充錢也能戰力飆升的游戲。海量極品資源輕松拿,超級良心手游!
掛機主要產出佩飾相關的養成道具,以及角色經驗、銅錢、元寶等資源。資源最多可存儲12小時,不上線也能輕松升級~也可以使用快速掛機券,一張即可獲得60分鐘的當前關卡章節收益。
在掛機寶藏里,可以得到必掉的元寶,除此之外,還可以隨機刷新到很多珍稀物品~
掛機副本有單獨的劇情,也可以理解為主線劇情的番外篇。當你前往不同的地點,遇到我們的三國武將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為何正史里面,很少有大將陣前PK記錄?三國演義里的橋段信不得
在不少小伙伴們的印象當中,古人打仗的流程一般都挺套路。 大致就是己方武力值爆表的大將出陣挑釁,找人單挑。隨著謾罵、辱罵的不斷升級,最后對方陣營里總有不長眼、不服的小哥上來迎戰,雙方你來我往,交戰幾個回合后,己方大將“唰”一刀劈下之后,對方便被劈落塵埃。
GAMEOVER。隨后,勝利的一方大將往往會再秀一個拉風的揮刀技,身后的兵卒們一看這個暗號,便打雞血一般興奮地喊著“沖啊”,無畏地沖殺了過去。一人決定一場戰爭,讓人不禁感慨,名將往往就是這樣煉成的吧。
那么斗將這種打法在古代真的存在嗎?有,但沒這么夸張。
01
太信,你就被坑了
大家之所以會對古代戰爭有如此的概念,是因為國人對《三國演義》中的單挑橋段實在是太熟悉了。
不管是關羽溫酒斬華雄、呂布虎牢關單挑十八路諸侯、還是許諸裸衣斗馬超,整個《三國演義》給我們灌輸的一個概念就是,古代的仗就是這么打的,陣前單挑,誰的將牛,誰就能打勝仗。
但《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呀,小說首先要求就是看著爽,突出個人,強調英雄主義。這樣你才能在熱血沸騰中記住書中繁蕪的名將,否則按照史料來寫:蜀軍克之,魏軍攻破之,那誰還能記得住名將的風采。 但好看歸好看,真假可就不一定了,畢竟羅貫中這種書販子,在深度加工史料時,可是沒有多大心理負擔的。
而陳壽寫《三國志》時,他就不敢走這種縹緲的風格。 整個《三國志》里,除了呂布單挑郭汜,孫策PK太史慈之外,很少再有單挑的記載。這也客觀地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三國演義》中描述的斗將風行的場景,可能是有問題的,過于相信,很可能會被坑。不過,歷史上偏偏還真有篤信之人,《三國演義》這本書在東亞文化圈里影響深遠,特別是日本民眾,對此書更是癡迷非常,以至于有些武將們就真的以為中國古代打仗就是這么個流程。 萬歷年間,豐臣秀吉策劃日本入侵朝鮮,剛剛踏上朝鮮領土的日本將領遇到了明朝李如松將軍率領的遼東鐵騎。
帶隊的日本將官恰巧就是個三國迷,當其看到中國軍隊之后,便策馬出陣,對著對面的遼東鐵騎叫囂道“誰敢和我一騎打?” 這里所說的“一騎打”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單挑的意思,按照《三國演義》里的套路,日本將領這一嗓子吼完,對面總該有個應戰的吧。
然而,令對面日軍目瞪口呆的是,明軍回應日軍單挑的動作是,一頓火銃,頓時將叫囂單挑的日軍將領達成了篩子。理想很豐滿,可現實恰恰就是如此骨感。那么古代什么時候會出現單挑這種行為呢?這就要說說斗將的雛形,致師了。
02
古代的單挑,致師
致師者,致其必戰之志,古者將戰,先使勇力之士犯敵焉,為之威武以觀敵。
在冷兵器時代的戰場之上,軍隊的士氣很重要,這就跟倆人掐架一樣,誰先慫了,那這架輸贏也就注定了。
為了鼓舞士氣,在兩軍對壘之際激發己方將士們的斗志,沮滅對方士氣,軍隊往往會派出勇士出來致師。
而這里的勇士可不是個人的單挑, 而是一個團隊。春秋時期,戰車是戰場上的大殺器,因此,致師往往是一個戰車團隊。
致師的規模一般是三人,車左,車右,御者,通俗講就是一個司機,倆戰士。 具體是這么操作的,一般戰車是由四匹馬拉著的,戰前不管是人還是馬,都會裹上厚實的皮革,罩上鎧甲,全副武裝到位,車上的兩個戰士手持長戈,有多長呢? 據史料記載,大概在五米左右的樣子,這么長的家伙伸出車外,戈這個東西像矛又帶著鐮刀形狀,可以刺,可以割,也可以鉤,借著戰車的沖勁橫沖直撞。
一般來講,前面的戰車開道,后面的士兵緊跟補刀那些跌倒、受傷的敵軍們,因此戰場的情況往往是戰車領著士兵沖殺,很是拉風。 而后面的士兵也是本著戰車不倒我不跑的原則,勝則跟上補刀收獲軍功,戰車倒了就一哄而散,四散逃開。 在春秋時期,小團隊形式的致師占據主流,直到后來秦漢時期,騎兵逐漸代替戰車,致師團隊才變成了騎將單挑。
不過這個時候的單挑就有些一廂情愿了,早先致師還是戰車團隊之時,不管對方愿不愿意你都可以一頭扎進去,畢竟盔甲裹得嚴實,武器超長。 但騎將單挑,對方倘若真不愿意,非要硬沖的話,分分鐘就被對方射成刺猬。
03
從歷史上看,單挑的效果也都不理想
當年呂布約架郭汜,郭汜腦子一熱,就答應了,成為了正史當中,唯一與呂布PK的將領。
郭汜被呂布捅了之后,全賴親軍拼命將其救下,這以后,郭汜是再也不敢玩這么冒險的動作了,后續大軍一口氣圍了長安十幾日,最終逼走呂布。
此時的單挑,多限于主將的個人沖動,遇到個對方不喜歡玩刺激的,那就沒戲。比如當年項羽約架劉邦,對方就很鄙視地拒絕了。 大家從戰火里走出來,好容易混到領導層了,怎么能說沖動就沖動呢,沖動是魔鬼,沖動要人命。
因此后來的大將多在中軍大帳之內,排兵布陣,身邊有著親軍護衛,很少有人真去一線找人單挑的。
畢竟一個人混到大將,不容易,擔著全軍的安危,哪能那么容易,輕易給別人送人頭呢?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