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爸爸游戲是款高度真實還原的扮演類型的模擬單游,其中高度復刻的是以有小孩的家庭,而玩家就將成為一個全職奶爸,每天不僅要照顧孩子的起居和用餐,最麻煩的就是當孩子哭鬧的時候要把他哄好,要不然你一定會被煩的頭腦爆炸的,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同時要細心。
1.多個場景能夠選擇,每張地圖都有不同的環境供玩家去游玩和探索;
2.兒子的體型小可以在房間中到處亂跑,藏在一些物體的縫隙當中;
3.只要不讓爸爸抓住你就能獲得勝利,堅持到時間結束來領取獎勵。
1.瘋狂的爸爸安撫這個吵鬧的孩子,并且在家庭之中身兼數職;
2.小孩子喜歡出去玩,所以你要帶他去游樂園,一起開心的玩耍吧;
3.一些你意想不到的的事情也是在逐漸的發生著。那么你現在也要準備好去面對;
4.每天的生活都很累,照顧孩子弄得你很疲憊,所以要放松一下自己。
1.任務的難度其實不大,最主要的是你能夠在這里找到樂趣,放松自己的心情;
2.擁有很多場景,不止是在家里面,還可以去公園商城壓馬路等等;
3.著裝的話也會很多,你不僅能夠給自己裝扮,也能給你的小孩兒裝扮一下。
在《爸爸,活下去》中,玩家扮演的是一個家里有礦的富二代,因金融危機爆發家道中落。父親抑郁成疾,重病在身,最終只給玩家留下了一間食品加工廠,以及一張余額為個位數的銀行卡。而游戲的任務就是以這家食品加工廠為起點,盡可能地賺更多的錢,來支付病重父親不斷增加的高額醫藥費。
管理食品加工廠并不算難,大致遵循著進貨、生產、銷售的流程,起初由于成本有限,玩家只能選擇進土豆賣薯條。在累積到一些資金之后,還可通過加速生產、品質管理等方式提升薯條的售價。加之游戲初期,父親一直處于冷凍狀態,不需要任何治療費用,所以只要不將有限的資金全用在高額的中介招聘上,游戲還是不會在一開始就勸退玩家的。與很多模擬經營類游戲一樣,隨著進度的推移,玩家會陸續解鎖各式各樣的高成本食品,利潤也會相應提高。但僅憑一家工廠的收入來治好父親的病,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除了不斷增加的醫藥費手術費,時間的推移也會大大降低治療效果。要想根治父親完成通關,只能盡快累積個人資金與魅力值,通過研發新的科學技術的方式,治好父親。
所以在這期間,玩家不僅需要日常的合作、投資、買股票、開分店、擴大業務范圍,同時還要花錢研究新的醫療技術、打造機器人、參加拍賣會、參加機器人大賽。其中拍賣會與機器人大賽都是獲取魅力值的重要來源,魅力值可以理解為現實生活中,企業老板的個人魅力和人際關系,直接影響了后續的賺錢渠道。只是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提到的每個環節,都需要巨額成本,動輒百萬。哪怕走錯一步,都會導致醫藥費不夠,看著父親的生命值歸零。所以要想真正實現“爸爸活下去”,越到后期,就越需要玩家的深思熟慮,以及一點現實生活的經驗。
另外,最好不要貿然嘗試買股票,別問小游君是怎么知道的。游戲難度導致玩家懷疑人生粗暴地概括,《爸爸,活下去》的核心理念就是賺錢,然而據玩家的反饋,因為專注公司的運作而沒來得及跟進父親的病情,其實是常用的事。外加一個失誤就會導致前功盡棄的游戲難度(哪怕是簡單模式),所以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一款需要玩家“拿命去肝”的游戲。游戲反饋的不足加上文字游戲的局限,游戲的整體體驗,是很多玩家頗有微詞的部分。另一方面,由于需要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游戲的經營部分,導致很多玩家將治療父親也無意識地視為一種投資行為,而非游戲目的。而畫面與劇情的不足,以及各類廣告的不期而至,也使得玩家缺少了一定的代入感,因此即使是五星評論,也鮮有玩家會提到“感動”、“思考”等關鍵詞。
當然,從官方的回復中來看,他們也并不想把《爸爸,活下去》做成一款賺取玩家眼淚的游戲。作為一款另類的“生存經營”游戲,開發團隊所要表達的更多是生活與激情,感受生活的苦難,然后依舊熱愛生活。只是由于一些模擬經營玩家固有的屯田思維,用玩家的話形容是“在以往的經營游戲中,掙的錢就應該囤下來,但你卻偏要讓我去治病”。以及測試版的細節優化有待提高,加上游戲難度之大讓很多玩家無法從賺錢中抽身去思考問題,所以在給高分的玩家看來,目前的游戲完成度,距該題材應有的上限,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這或許可以是一款可以引導玩家思考的游戲小游君注意到,TapTap上為數不多的幾個關于人性、親情的評論,大多都來自家庭環境較為特殊的玩家。他們有的是已經失去了自己的父親,有的是親人重病,有的則是家庭條件艱難,比較早熟。對于這樣一款以現實題材為藍本的游戲,這些玩家自然更能找到共鳴。可以吹毛求疵的態度來挑刺,除了有過類似經歷的玩家,《爸爸,活下去》應該也可以對那些衣食無憂,家庭完整的玩家給予一些人生問題的引導:當至親的一方無法再提供交流反饋,而是以索取為主時,血濃于水的無上真理,是否還站得住腳。
對于父親,當代年輕人的態度大多是敬而遠之,相比于母親的親和與溫柔,父親更多的標簽是背影、理性、與無法擁抱,這點也從父親節與母親節的曬爹曬媽差異中有所體現。母親像是好友,閨蜜,傾訴衷腸;而對于父親的情感表達,卻好像一直被某種不知名的力量阻礙著,含蓄,節制,卻依舊能夠為之動容。作家龍應臺曾說,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是你和孩子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孩子的背影漸行漸遠。只是對于每個渴望翱翔的孩子而言,當風箏的引線真正斷開時,又有多少人可以飛得無怨無悔,沒有遺憾呢?
在眾多包含父子親情的游戲作品中,《爸爸,活下去》只是其中并不具代表性的一款游戲。但其以父親的彌留之際作為切入,將子女與至親是否能繼續前行的唯一關鍵,放到了最落俗也是最現實的錢上,不管是不是出于噱頭,或許都是游戲行業敢于直面現實敏感問題的一次嘗試。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