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萬年歷APP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手機軟件,不止是簡單的日歷,還有黃歷和天氣預報等一系列功能,非常強大實用,有需要的朋友們快來下載使用吧!
《愛奇萬年歷》這款日歷軟件很不錯,是非常實用的必備生活工具,為大家提供便利的日歷查詢服務,還提供黃歷以及每日宜忌,傳統的節日節氣早知道,想要了解天氣預報也可以查看,實時更新氣象局最新播報的天氣情況,讓大家為自己的出行做好準備,這里還有各種提醒功能,再也不怕錯過紀念日和上班時間!
1.陽歷日歷、陰歷日歷等基本功能,還可以看每天的宜忌事項
2.天氣預報,最近七天內的天氣、空氣質量、濕度等等,非常全面
3.代辦事項提醒,會根據日期的遠近智能選擇提醒時間,非常方便
黃歷中的各種術語
祭祀:指祭拜祖先和神明等。
安葬:舉行埋葬等儀式。
嫁娶:結婚的日子。
出行:外出旅游等。
祈福:祈求神明降福或設醮還愿之事。
動土:建筑房屋時、第一次動起鋤頭挖土。
安床:指安置床鋪。
開光:佛像塑成后、供奉上位之事。
納采:訂婚時受授聘金。
入殮:將尸體放入棺材。
移徙:搬家、遷移住所。
破土:指埋葬死人。
解除:打掃房屋。
入宅:搬入新家。
修造:修理建造房屋。
栽種:種植作物。
開市:商店開張營業。
移柩:移動棺材。
訂盟:訂婚儀式的一種,俗稱小聘。
拆卸:拆毀房屋。
立卷:訂立各種契約互相買賣之事。
交易:訂立各種契約互相買賣之事。
求嗣:向神明祈求后代。
上梁:給房屋裝上大梁。
納財:購屋產業、進貨、收帳、收租、討債、貸款、五谷入倉等。
日歷上所謂的黃道吉日,準不準的?
專家稱:不必太過當真
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組專家徐華龍介紹說,黃歷是最早期歷書的一種,是根據四季變化把農業生活中的內容放進日歷,并漸漸變成農事活動的準則。
徐華龍還介紹,至于婚嫁等內容進入黃歷,則是后來的事情。在農耕時代,這些內容是完全不受重視的。古人將他們認為相克、相宜的東西放入日程形成黃歷,是想用這種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結合體,起到規范人們生活的作用。
農耕社會到現在,早已時過境遷,社會環境和生活內容畢竟相差太遠,所以古代黃歷中與農業相關的挖渠、播種等內容已不見蹤影,只剩婚嫁、出行等在過去不被重視的內容延續到現在。
徐華龍告訴記者,如今的黃歷制作者為了吸引消費者,就模仿黃歷的形式,加入了其它當代人關心的喬遷、納財等方方面面各種事宜。既然如今的黃歷已成為后來人用老模板玩的新花樣,版本不同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不管如何,市民不必太過當真。如果黃歷上說 “諸事不宜”,不可能這一天,大家什么事都不能做的。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