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交短視頻是一款短視頻交友綜合服務app。這里包含了海量的短視頻可以選擇,內天都有最新最熱的短視頻推送,喜歡交友的小伙伴福利來了,你可以在這里結識到優質的自媒體人。喜歡就加入進來吧!
橙交短視頻app短視頻結交新伙伴的手機軟件,平臺超級多的精彩優質熱門短視頻,正能量視頻關注。點贊感興趣的視頻,關注作者,可以結交很多的優質小伙伴。有趣搞笑的視頻帶你體驗,不同用戶的創作都有屬于自己的才藝,趕快分享你的創作視頻吧!
有很多短視頻素材在這里都能夠找到,每天都會有大量的正版視頻可以看見,觀看的人多;
各種不同類型的題材在這里都能夠獲取,每天可以觀看的類型非常的豐富,想看的都不會錯過;
還能關注自己喜歡的視頻主播,這樣他們在發布新的視頻的時候都會有推送提醒,不會錯過;
每個視頻下面都能夠評論,有很多精辟的短評在這里都能夠看見,還能在視頻下面和其他人互動;
自己也能夠通過這個視頻軟件來記錄自己的生活,有很多模板都能夠直接使用,使用起來簡單;
在這里有很多當下的熱點新聞資訊都能夠看到,還有很多官方號都會在這里播放新聞推薦;
1、大家可以使用這個軟件來記錄自己的生活,把你想要看到的各種生活的動態,進行收藏。
2、橙交短視頻還有非常多三觀的朋友們,可以在手機上來進行聊天,一起來進行互動交流。
3、有非常多的各種時尚潮流達人都在平臺上進行互動,想要分享的各種事件都能夠在平臺上進行傳遞。
4、讓更多的用戶都能夠看到最新的動態,還有各種大神們的精彩評論,也可以讓你在這里樂上一整天。
85.6%受訪青年知道父母愛看什么樣的短視頻
現在,很多中老年人也會喜歡看節奏輕快、內容有趣的短視頻。作為年輕人,你是否了解父母的短視頻偏好?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wenjuan.com),對1531名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5.6%受訪青年知道父母愛看的短視頻內容。了解父母的短視頻偏好,71.9%的受訪青年認為可以增加與父母的交流互動,減少代溝。
受訪者中,00后占22.9%,90后占56.4%,80后占20.7%。男性占40.6%,女性占59.4%。
85.6%受訪青年知道父母愛看的短視頻內容
家住北京的90后徐潔(化名)說,媽媽經常刷短視頻,尤其喜歡看健康養生、搞笑類、社會熱點類的,“有時還會把自己看到的短視頻跟我分享”。
在湖北讀大三的龔韻秋表示,自己平時看短視頻比較多,父母看得少。“我一般會看美妝、搞笑、美食類的,爸媽看什么我不太了解”。
調查中,85.6%的受訪青年知道父母愛看的短視頻內容。交互分析顯示,90后知道的比例更高(86.3%)。
大四學生關爽爽說,自己平時刷短視頻比較少,反倒是父母刷短視頻很上癮,“我媽會看一些地方生活、育兒相關的短視頻。我爸可能看搞笑視頻比較多,他有時會給我分享”。
數據顯示,健康養生(70.4%)和幽默搞笑(61.8%)是受訪青年認為父母更喜歡的短視頻類型。其他還有:日常生活類(54.5%)、新聞熱點(52.7%)、歷史文化(33.8%)、技能技巧類(33.1%)和歌舞類(22.9%)等。
大四學生梁玉婷在某視頻平臺實習,她發現年輕人和長輩們的短視頻偏好有挺大的差異。“有的視頻年輕人不愛看,但在上一代人中就很受歡迎。像我家人很愛看人生哲理類的短視頻,但在我看來就是說教,很不喜歡”。
梁玉婷覺得,像自己這樣了解家人愛看什么短視頻的同齡人不少,“這和與家人的親密度有關”。
了解父母短視頻偏好,71.9%受訪青年認為可以增加交流互動
徐潔平時看知識博主的短視頻比較多,偶爾也會看一些美妝、美食類的短視頻,她原本以為和媽媽在短視頻內容上沒什么共同話題,但后來發現,兩個人都喜歡美食領域的視頻,“我會給媽媽分享一些家庭自制美食,兩個人一起做。我們還共同關注了一些美食博主,看他們探店的視頻”。
“也是因為媽媽的推薦,現在我會關注一些生活類短視頻,學一些生活竅門。”徐潔覺得,雖然自己和媽媽各有喜歡的短視頻內容,但也可以找到交集,進而產生一些新的共同話題。
了解父母的短視頻偏好,71.9%的受訪青年認為可以增加與父母的交流互動,減少代溝,70.0%的受訪青年覺得可以加強對父母情感需求的關注,了解他們的想法,53.4%的受訪青年覺得可以多加提醒,防止父母過于沉迷短視頻,43.4%的受訪青年覺得可以及時引導,以免父母被短視頻內容誤導。
徐潔覺得,了解父母的短視頻偏好,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上網沖浪”,“現在短視頻內容很龐雜,父母的辨別能力不是很強,有時容易被誤導,也需要我們子女多加提醒”。徐潔說,特別是一些社會熱點、科普類的短視頻,她會讓父母多關注主流媒體的賬號。
一些年輕人覺得父母對自己關心的內容不感興趣,對此,重慶市青聯委員、心理學科普作家陳志林表示不認同,“每個人都是追求進步的,年輕人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沒有耐心讓長輩去了解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陳志林建議年輕人要嘗試多幫助老年人。“年輕人視野更廣,要學會主動幫助父輩成長,這可以讓家庭關系更和諧”。
“現在存在一種普遍現象,就是大家不愿意把耐心和好脾氣留給家人,認為家人的包容是理所當然的。”陳志林覺得這會導致家庭缺乏溝通,“父母和子女的主動溝通很重要,要簡單直接大方明了地表述需求,而不是靠猜。兩代人應該更多地陪伴彼此,年輕人很忙,但也要花點時間,留給與父母的交流溝通”。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