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為黃橋本地生活所打造的服務平臺,集黃橋吃喝玩樂,求職招聘,租房信息為一體的全能生活平臺,了解黃橋本地生活資訊,當地生活特色。
1、本地精彩生活,上黃橋在線就夠了!
2、我們致力于為黃橋的網友提供便捷的社交空間和貼心的本地生活服務。
3、黃橋在線客戶端是江蘇省泰興市黃橋地區最具人氣和影響力的生活消費類社交應用,二十多萬黃橋網友的選擇。
4、大家在這里討論黃橋的大事小情,爆料最新八卦,分享消費經驗,曬出私藏美圖,參與互動活動等,圍繞衣、食、住、行、游、樂、購等剛需領域,無所不包。
1、在信息發布中心,選擇分類標簽,自定義共享性動態
2、支持通過圖文編輯、視頻編輯等方式分享同城動態
3、各方面的精彩內容都能掌上共享,還能進行分類推送
4、精準推送精彩動態給受眾人群查看,在這里進行趣味互動
5、用戶可直接關注感興趣的圈子,方便查看興趣圈子動態
6、在興趣圈子中進行話題互動,還能輕松認識喜歡的新朋友
怎么發布招聘信息
1、首先進入到“發布”界面,在該界面點擊“推薦欄目”一欄中的“查看更多”。
2、接著在“添加”界面點擊選擇“熱門”選項。
3、緊接著在列表中選擇“求職招聘”。
4、最后點擊“加入”按鈕,完成之后便可進行招聘信息的發布了。
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
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在古樸而幽深的黃橋米巷東首,有一座聞名遐邇的清代園林建筑——丁家花園。這里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丁文江先生的故居。
民國29年(1940年),陳毅、粟裕率領新四軍橫渡長江,東進黃橋,設立新四軍蘇北指揮部,成立通如靖泰臨時行政委員會,指揮了名震中外的黃橋決戰,開辟了以黃橋為中心的蘇北抗日根據地。
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1950年),著名的蘇中“七戰七捷”首尾兩戰均在黃橋地區發生,其中就包括甚為著名以少勝多的“黃橋戰役”。
黃橋戰役紀念館于1979年籌建,1990年又進行了擴建。全館占地1764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1560平方米。通過各種途徑的征集及整理,現館藏歷史照片2500多幅,革命文物235件,新四軍老戰士及名人字畫300多幅,于1980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江蘇省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工字樓
工字樓,原為黃橋中學教學樓,磚木結構。1940年,新四軍東進黃橋后,蘇中、蘇北軍事指揮部就設在這里。陳、粟二將軍曾在此制訂了“以黃橋為中心,采取誘敵深入,各個擊破”的作戰方針,在這里指揮了“營溪反擊戰”、“黃橋決戰”、“攻打姜堰”等戰斗。
工字樓是我軍戰爭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正義戰勝邪惡的歷史見證。1980年,江蘇省人民政府將工字樓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黃橋戰役革命烈士陵園
黃橋戰役革命烈士陵園位于黃橋公園內北側,園內松青柏翠,莊嚴肅穆。數百名革命先烈安臥其中。紀念碑上鐫刻著由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葉飛同志的題詞:“黃橋戰役革命烈士永垂千古。”許多當年參加過黃橋地區革命和黃橋戰役的老同志以及他們的后代,經常來此悼念他們的戰友和先輩,寄托他們的衰思。這里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
韓秋巖故居
韓秋巖故居位于黃橋鎮珠巷東首,系清末建筑。韓秋巖是高級工程師、著名書畫家,黃橋中學創始人之一,曾任美協江蘇分會會員、蘇州國畫院畫師、蘇州滄浪詩社社長等職。
韓秋巖故居原有房屋11間,前后三進,占地面積418平方米,建筑面積211.46平方米。現存房屋三間,是1989年韓秋巖為建黃橋圖書館所捐,磚木結構,檐高3米,進深6.2米,面積76.26 平方米;門前天井83.64平方米,青磚鋪設。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