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秋分已悄然降臨,伴隨著秋雨帶給大家一種濃濃的秋意感,為了留住秋分意境,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一份2017今日秋分圖片素材,歡迎大家前來下載!
秋風圖片預覽
秋分習俗
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是個美好的節(jié)氣,天氣微涼舒適,宜活動,民間自然就多了許多秋分習俗。
祭月節(jié)
據(jù)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夕月之夕即指夜晚祭祀月亮。
立雞蛋
在秋分,世界各地都會有數(shù)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小心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
逐漸,秋分成了豎蛋游戲的最佳時光,故有“秋分到,蛋兒俏”的說法。
吃秋菜
“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xiāng)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祭拜神
秋分前后的民俗節(jié)日有二月十五日開漳圣王誕辰:開漳圣王又稱"陳圣王",為唐代武進士陳元光,對漳洲有功,死后成為漳洲守護神;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國王祭日:三山國王是指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的獨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秋為守護神。
粘雀嘴
秋分這一天農民按習俗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10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意思是希望避免雀子來破壞莊稼。
送牛圖
所謂秋牛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jié)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
秋分后小心5大疾病找上門
1.降溫——呼吸疾病
秋分后天氣轉涼,若下雨氣溫下降更為明顯。冷空氣會刺激皮膚,人體因著涼而免疫力下降,無力抵御寒邪,容易出現(xiàn)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發(fā)燒、咳嗽、支氣管炎等,嚴重者可能出現(xiàn)肺炎等問題。
2.秋燥——皮膚干燥
秋風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干了,中醫(yī)把這種氣候特點稱為“秋燥”,此時容易出現(xiàn)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結、皮膚瘙癢、干裂、流鼻血等癥狀。
3.貪涼——腸胃疾病
民諺“秋瓜壞肚”是指立秋以后繼續(xù)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寒涼食物容易引發(fā)胃腸道疾患。在夏季,人們?yōu)榱朔朗罱禍兀炒罅抗瞎⒑疀鍪澄铮瑩p傷脾陽,脾陽不振,則腹瀉、下痢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fā)生。
4.溫差——心血管病
秋季早晚溫差大。對于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急性事件來說,太冷太熱都是誘發(fā)因素。因此,在季節(jié)更替之時,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別注意。
5.蟲螨——過敏鼻炎
秋季也是過敏高發(fā)的季節(jié),這與秋季的氣候特點關系密切。秋季風大,花粉、塵埃都彌散在空氣中,易引起過敏。另外,秋季溫度濕度適宜螨蟲的繁殖,易引起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