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款專業的學習古詩詞的軟件,適合大部分適齡兒童,這里有很多專業的老師在線教學,1對1視頻教學,包含了幾百首唐詩宋詞,在線講解!
該課程包含231首小學必讀古詩文視頻,涵蓋生字詞講解、創作背景介紹、情感立意表達,老師們用生動簡潔的語言,為你講解流芳千古的古詩經典,輕松領悟詩詞意境,快速掌握背誦詩詞內容。
1-小學生必背古詩、名師講解名篇,全方位覆蓋,拓寬學生知識面
2-古詩誦讀、古詩理解、詩句鑒賞、詩詞跟讀功能全包括,提升古詩鑒賞、背誦能力
3-介紹詩人及詩歌創作背景,掌握詩歌的表達技巧,學會鑒賞詩歌之外的思想感情
一、先弄清寫了什么?
1.寫了什么內容?
這里內容可以是作者的某種感情,如鄉情、傷離、懷古、吟邊、憂思;也可以是作者對生命、社會、生活的某種見解。
2.如何確定寫了什么內容?
(1)注意詩歌的題目
詩歌的題目往往告訴我們詩歌的內容,如《望洞庭》說明詩的內容是洞庭湖,《題李凝幽居》說明詩的內容是描寫李凝的僻靜居處。確定了詩的內容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詩的主題以及作者的情感。
(2)注意詩歌的關鍵詞句
關鍵詞句往往透露著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對社會的認識以及作者的情感在詩歌中的走向,如2001年高考題“漠漠帆來重”句中的“重”,表面上是講帆因濕而重,其實是講朋友要離去,自己心情沉重。
(3)注意詞語的隱含信息
詩歌表達一個比較大的特點是含蓄,往往表面是一個意思,而實際講的是另一個意思。如“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一句,表面上是講雨后葉子茂盛了花兒凋零了,實際上表達的是作者對春光的留戀和惜別。
(4)注意典故神話
典故神話一般有比較固定的含義,了解這些內容對我們整體把握全詩是大有裨益的。如1997年高考題中關于舜妃湘君姐妹的神話傳說。
二、弄清是怎樣寫的?
1.典型細節的理解
在細節描寫中往往透露著詩歌主人公的感悟、情感等內容,在分析時要特別注意。如2000年高考題中“閑敲棋子落燈花”中的“閑敲”這一細節,表現了詩歌主人公因約客不來夜過半的煩躁。在分析細節時要注意前后聯系。如果不注意上文的“有約不來過夜半”和下文的“落燈花”,很可能把“閑敲”理解為表現詩歌主人公閑適恬淡的心情。
2.注意全詩的結構
結構的安排總是為了突出主題和作者的情感。結構有總分式、層進式、對照式等。如1996年的高考題整首元曲以設問開卷,分層次地敘述了三國人物的英雄業績,最后以概述作結,全篇有分有總、首尾呼應。
3.注意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
如某年的高考題,這首詩的首聯、頷聯、頸聯都是對李凝居住環境的描寫,三聯從不同的角度描寫了居處的幽靜,這是部分。這里的核心是李凝居處的幽靜,也就是整體。在理解上面三聯時如果忘了這個整體,就很可能把這三聯理解成“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還要注意詩歌中的典故、神話傳說也是部分,是為整體服務的。
4.注意表達的角度
作者為了更好地表現自己的感悟、情感,往往從多個角度表達,以渲染環境氣氛,加深讀者的印象。如2001年高考題,作者從微雨、帆重、鳥遲、海門深、浦樹遠,從遠景、近景等角度反復地表達詩人的送別之情。
5.注意分析詩歌的意境
要特別注意詩歌中的景物描寫,弄清作者是通過哪一些景物來構成一個什么樣的意境。如1997年的高考題,作者用“湖光秋月兩相和”、“白銀盤里一青螺”來勾畫出秋夜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輝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畫面。
6.注意環境的渲染
在詩歌中作者往往通過環境描寫來調動讀者的情緒,使讀者在情不自禁中受到作者的影響,接受作者的觀點或情緒。如1998年高考題,作者用了草徑、荒園、鳥宿樹、僧敲門、分野色、動云根等物象,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靜謐的李凝幽居圖,使我們情不自禁地贊美李凝居處的僻靜。
7.注意語句表達
語言表達可從三個角度講。
從整體上說我們要分析作者是直抒胸臆還是一波三折,其他如動靜結合、遠近結合等都要注意。
從句子的角度我們要注意一些修辭方法。修辭方法總是為了更好地說明主題,強化情感表達。常見的如比喻(“白銀盤里一青螺”)、象征(2000年春季卷表面上講“蟬”,其實是講人)、襯托(2001春季卷以動來襯托靜)、雙關(1994年高考卷表面上講自己為什么偏愛菊,其實是對菊的品質的贊美,而贊美菊,其實又是贊美人)。其他還有比擬、夸張、通感等都要注意。
從詞語的角度分析,要注意欣賞用詞的明確、精當,此外還有生造詞語,如“獨在異鄉為異客”中的“異客”,本無“異客”一詞,但承“異鄉”而來又很自然,強調了“異”;詞性開拓,如“應是綠肥紅瘦”,綠不能肥,紅也不能瘦,肥、瘦本無茂盛、凋零之意,但用在這里別具新意,形象、貼切;謂語迷失,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落日”后本還有謂語,但如果加上“像”一類的動詞,上下文之間的聯系就太緊密了,原詩本要表達一種飄蕩的感覺,一加動詞就失去了這樣的感覺;系詞兩邊不對稱,如“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明明是楊花,作者卻說成是飄飛的離人淚,既拓展了內容,更強化了感情;倒錯的因果關系,如“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易水給人一種悲壯的感覺,不是從過去一直到現在,而是作者心中郁結的情感,換句話說,是因為作者心中的情感,才有一種“水寒”的感覺。
三、表達
1.表達的過程要完整
一種感悟、一份情感,它的表達,一定有一個過程。我們在表達這種感悟、情感時,一定要把過程講清楚。如“請分析《鳥鳴澗》(2001年春季高考題)一詩春山月夜圖”這樣一個題目,我們就要在月出前的“人閑”、“花落”,到月出后“鳥鳴”這一過程中來分析。
2.按要求回答,重點明確
題目要求你回答什么,你就回答什么,要求你分析意境、環境描寫、語言特點、修辭運用,等等,一定要看清,看清了,表達才能有的放矢,重點明確。
3.表達流暢
表達流暢,一是指文句通暢,二是指先后有序,三是指用語準確、表達到位。只要真正地理解了,表達流暢應該是能做到的。
眾所周知,詩歌的創作十分講究含蓄、凝練。詩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輸,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寫景則借景抒情,詠物則托物言志。這里的所寫之“景”、所詠之“物”,即為客觀之“象”;借景所抒之“情”,詠物所言之“志”,即為主觀之“意”:“象”與“意”的完美結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現實生活的寫照,又是詩人審美創造的結晶和情感意念的載體。詩人的聰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創造一個或一群新奇的“意象”,來含蓄地抒發自己的情感。
反之,讀者只有在領悟意象寓意的過程中,才能把握詩歌的內容,領會詩歌的主旨,進入詩歌的意境,感知詩人的情感。所以,詩歌必須以解讀詩歌的意象為突破口,以熟知詩歌意象為突破點。
1-小學、初中的學生
2-小學、初中的老師
3-小學、初中的家長
4-古詩文愛好者
小編簡評:古詩詞在線
小編簡評:參觀廣漢三
小編簡評:針對于小學
小編簡評:牡丹古詩文
小編簡評:全省高中教
小編簡評:小學生口算
小編簡評:小學英語同
小編簡評:小學英語學
小編簡評:小學英語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