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高考語文說難也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小編這里附上2017年遼寧高考語文真題試卷及答案,可以用來做參考,或者提分神器,看一看了解一下高考出題的套路,有需要的歡迎免費下載!
2017語文高考作答順序
1、基本策略:順序做題,由淺入深調動考場狀態順序做題:按照正常順序做題是較佳、較穩妥的選擇。
第一題往往是較為簡單的語文基礎,如山東、浙江卷,也可能是較為簡單的說明文閱讀,只需要讀懂意思即可,如課標卷、北京卷。而靠后的題目往往需要鑒賞、想象等獨立思考,所以難度較大,如文學閱讀、作文。所以建議以正常順序做題。
2、進階策略:根據個性,適當調整。
早看后面的題平靜一下,還是留下期待一題一題去解,可以參考以下舉例:
有的同學喜歡先把背誦題做了,怕一會兒緊張就背不上來。楊洋老師認為,如果一緊張就背不上來,就趁現在趕緊背,要不就算先做背誦也可能一緊張還是背不上來。
有的同學喜歡先看看作文題目,讓大腦熱身一下,這個請根據個人偏好設置。有的同學先看作文題目是為了看看有沒有押中題,那我建議你還是順序做題,留下期待,解題時更加興奮。畢竟就算押中題往往也須想想當時認真聽沒,反而浪費神思。
有的同學喜歡倒序做題,即從作文做起,這個不推薦。因為違背由淺入深的解題思維方式。
時間分配
1、基本策略:150分鐘150分,一分鐘一分是為“平均時間”
隨考題難度和個體偏好調整時間,但絕對不在個別題目上過度偏離平均時間。
例如:說明文雖然閱讀量較大,但只有三個選擇題,共9分。那么正常情況,在7-10分鐘完全可以拿下。文學文閱讀量大,且還需要文字簡答,則可以適當高于平均時間,比如一篇小說閱讀20分,可以在17-28分鐘拿下。
2、進階策略:過時不做、暫且跳過
超過規定時間底線,建議就不要再糾結了,先做后面的,回頭再檢查時也許可以找到思路。如果沒有方法的指引,有的題你想到考試結束也想不出。
3、進階策略:有條不紊地解題,控制好解題節奏掐表做題:超過平均時間的部分,要由簡單題,尤其是語基題目,或者是選擇題來找平。所以大家一定要掐表做題,掌握好每個題目和平均時間的差距,以控制好整個考場的節奏,低于平均時間就再接再厲,高于平均時間要心中有數,才不會擠壓作文時間,造成因小失大的情況。
解題技巧
1、基本策略:把會做的做對
拒絕主觀:冷靜思考,工整作答,分析命題意圖、領會設題提示。切勿不顧命題提示,而按照主觀想象和過度的個人經驗理解題目。那些語文功底不錯的學生出問題往往都是個人主觀色彩太濃,而又偏離命題設計所導致的。
高考最多只能評測人才,而無法選拔天才;高考最多只能不扼殺個性,但評分標準則倡導共性。另外,人才至少懂得相時而動。
2、進階策略:把會做的答全
分點作答:充分理解評分點的提示,預知答案的分點形象,從命題形式推斷解題方式。高人和土人的區別往往不是滿分和零分,而是滿分和丟分,高人凡題皆滿,土人有分就丟。
運用公式:公式模板就不是簡單套作就可以一勞永逸,但公式模板是長期教學經驗的精華,是對各種情況的總括,必要時還可以引導思考方向,有針對性、全面性、引導性。大家在考場上要善于運用楊洋老師講過的各種公式模板,把得分點拿全。
3、進階策略:把不會的答好
理解命題:即使是文學知識這種完全無法全面復習的內容,也不要輕言放棄。一旦走上考場,你的基本知識就已經無法再增加啦,唯一能夠幫助你的就是臨陣決策的能力。所以充分利用好考題內在的提示、利用好語言之間的邏輯關系,不會的題目也可能答得很好,而且這樣的題目往往就是最有區分度的題目。
作文江山
1、基本策略:作文決不取巧走險,而應穩中求勝說得明白:把一個正確立意寫清楚,就是好作文。
由淺入深:從常見立意向深刻立意遞進,常見立意保證穩健,深刻立意追求高分,前者必須保證,后者盡力而為,使文章有層次有深度。
2、進階策略:運用時政新聞的最新觀點深入分析材料,以及運用時政素材論述。
全國卷2語文真題及答案解析如下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青花瓷發展的黃金時代是明朝永樂、宣德時期,與鄭和下西洋在時間上重合,這不能不使我們思考:航海與瓷器同時達到鼎盛,僅僅是歷史的偶然嗎?從歷史事實來看,鄭和下西洋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歷史契機。近三十年的航海歷程推動了作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產與外銷,不僅促進技術創新,使青花瓷達到瓷器新工藝的頂峰,而且改變了中國瓷器發展的走向,帶來了人們審美觀念的更新。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沒有鄭和遠航帶來活躍的對外貿易,青花瓷也許會像在元代一樣,只是中國瓷器的諸多品種之一,而不會成為主流,更不會成為中國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見,青花瓷崛起是鄭和航海時代技術創新與文化交融的碩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動文明大交融的同時,也推動了生產技術與文化藝術的創新發展。
作為中外文明交融的結晶,青花瓷真正成為中國瓷器的主流,則是因為成化年間原料本土化帶來了民窯青花瓷的崛起。民窯遍地開花,進入商業化模式之后,幾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統天下的局面。一種海外流行的時尚由此成為中國本土的時尚,中國傳統的人物、花鳥、山水,與外來的伊斯蘭風格融為一體,青花瓷成為中國瓷器的代表,進而走向世界,最終萬里同風,成為世界時尚。
一般來說,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化,而時尚興盛則是社會快速變化的標志。因此,瓷器的演變之所以引人注目,還在于它與中國傳統社會從單一向多元社會的轉型同步。瓷器的演變與社會變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使我們對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認識。如果說以往人們所了解的明初是一個復興傳統的時代,其文化特征是回歸傳統,明初往往被認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則可以使人們對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個新的認識。事實上,與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關,明代中國正是通過與海外交流而走向開放和進步的,青花瓷的兩次外銷高峰就反映了這一點。第一次在亞非掀起了中國風,第二次則興起了歐美的中國風。可見,明代不僅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時期,也是中國傳統社會的重要轉型時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動了中國瓷器從單色走向多彩的轉型,青花瓷以獨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變過程,成為中國傳統社會從單一走向多元的例證。(摘編自萬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軌跡》)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鄭和下西洋推動了瓷器生產、銷售和技術創新,帶來了青花瓷發展的黃金時代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發展進入新階段,此時青花瓷與外來文化已無關系。C.明代社會往往被認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風格表明但是社會比較開放和進步D.中外文明交融推動瓷器從單色走向多彩,從而推動了當時的社會向多元轉型。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一段通過元明兩代瓷器的比較,論證了瓷器發展與審美觀念更新的關系。B.文章從民窯崛起、商業化和風格變化等方面論述了青花瓷成為世界時尚的過程。C.文章論述青花瓷崛起的軌跡,為中外交往推動明代社會轉型的觀點提供了例證。D.文章提出問題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論證了崛起帶來的影響。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為商品大量生產和外銷,青花瓷可能就不會崛起B.時尚興盛是社會快速變化的標志,可見青花瓷興盛的成化年間社會變化很快。C.青花瓷外銷掀起世界性的中國風,可見青花瓷對明代的世界影響起了重要作用。D.青花瓷在明代引領了世界時尚,由此帶來的啟示是,應注重社會的多元和開放。
正確答案
AAC
2017全國二卷語文作文
根據古詩句自擬文
(適用地區:甘肅、青海、西藏、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新疆、內蒙古、陜西、重慶、海南)
全國卷III:我與高考或我看高考(適用地區:四川 廣西 貴州 云南)
今年是我國恢復高考40周年,高考為國選材,推動了教育改革與社會進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40年來,高考激揚夢想,凝聚著幾代青年的集體記憶與個人情感,飽含著無數家庭的淚珠汗水與笑語歡聲,想當年,1977的高考標志著一個時代的拐點。看今天,你正與全國千萬考生一起奮戰在2017的高考考場上。 要求:請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為副標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且不少于800字。
2017遼寧高考注意事項
考試證和居民身份證一定要帶。進考場后要把考試證、身份證放在課桌靠走道一側的上角,以備監考老師查驗。
按照考試要求帶好2B鉛筆、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直尺、圓規、三角板、橡皮、小刀、空白墊紙板和透明筆袋,這些物品是可以帶進考場的,其他任何物品要留在考場外了。
無線通訊工具(如尋呼機、手機、小靈通等)、電子存儲記憶錄放設備等自然是不能帶進考場了,特別提醒的是,同學們常用的涂改液、修正帶等文具也不能進入考場。如果擔心文具會有質量問題,那就多準備幾支符合規定的筆吧。